次日清晨,杨仪府邸内。
初升的朝阳洒在府邸的屋檐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辉。
庭院中,几株古松挺立,枝叶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杨仪站在庭院中央,身着一袭深紫色官袍,袍角随风轻扬,显得威严而肃穆。
身后,邹平和其他几名亲信恭敬地站着,他们早已收拾妥当,准备前往皇宫参加早朝。
邹平微微躬身,低声问道:“大人,今日朝会,您想再复丞相的北伐大计,陛下乃至蒋琬那些文官,怕是不会答应。”
就在刚刚,杨仪向他们交代了一件事。
今日早朝,杨仪会向刘禅进言,打算筹备北伐!
杨仪淡然一笑,缓缓开口:“无妨。北伐大业本就是丞相遗志,先前朝堂不稳,这才搁置。眼下祸乱分子已尽数被铲除,何愁北伐大业不成?”
如今魏延已死,百官也对杨仪有了些许敬畏,况且龙骧卫、无当飞军兵强马壮,为何不顺势北伐,建立一番功业呢?
想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邹平叹了口气,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大人思虑周全,不过朝堂上的那些文官,怕是不能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
“我会让他们理解的。”杨仪神色依旧淡然,语气中透出一丝冷意。
众人上了马车,车轮滚滚,一路疾行,不一会儿便到了皇宫。
宏伟的宫门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侍卫们肃立两侧,见到杨仪的车驾,纷纷低头行礼。
正殿早朝,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站在朝堂中央,低声交谈着。
刘禅坐在御座上,面容带着些许疲惫,眼下的阴影显示出他近来的不安与忧虑。
他的目光扫视一圈,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何政事上奏?”
在平常的早朝上,若无什么国家大事,就会有几个官员拎出来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说来解闷。
等事情说得差不多了,早朝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