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的眼神更加专注,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认真。一些工人开始小声讨论,互相交流着理解。陈工看到这一幕,微微一笑,继续讲解。
“第三步:监控运行。”陈工在黑板上写下“第三步:监控运行”。他拿起一个温度计,轻轻插入装置的一个接口中。温度计的指针开始缓慢上升,最终稳定在一个刻度上。陈工说道:“在装置运行过程中,要时刻监控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
他不时地用手中的粉笔敲击黑板,强调一些关键点。工人们的眼神专注地看着黑板,认真听着陈工的讲解。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在期待着这个新装置能够为工厂带来新的希望。
“第四步:停机操作。”陈工在黑板上写下“第四步:停机操作”。他轻轻按下遥控器上的停止按钮,装置的嗡嗡声逐渐减弱,最终归于寂静。他转过身,对工人们说道:“停机时,一定要先关闭装置的电源,再检查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这一步同样重要,不能忽视。”
工人们纷纷点头,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认真。陈工看到工人们的反应,微微一笑,说道:“同志们,这个装置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操作,就一定能掌握。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找技术人员。”
车间内一片安静,只有陈工的声音在回荡。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了一声质疑:“李厂长,这个装置真的靠谱吗?我们用习惯了老设备,这新玩意儿会不会出问题?”
说话的是一位老工人,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担忧,眼神中透着不信任。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在车间内引起了共鸣,许多工人纷纷点头,脸上露出相似的疑虑。
老工人名叫王大海,是工厂里资历最老的工人之一。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手指关节因为长年累月的操作而变得有些变形。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新事物的谨慎。
王大海在工厂工作了二十多年,对老设备的操作了如指掌,对新装置的不信任并非没有道理。
“是啊,李厂长,我们担心这个新装置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一位老工人接过话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他名叫张建国,也是工厂里的老员工,对设备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他担心新装置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问题,影响他们的工作。
“李厂长,我们不是不想配合,只是担心这个新装置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另一位工人也附和道,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这些工人都是工厂的骨干,他们的担忧代表了大多数工人的想法。
他们习惯了老设备的操作方式,对新技术的接受需要时间。
李向明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温和:“老王,这个装置经过了严格的试验,技术人员也在这里。我们会逐步推广,先在几台设备上试用,没问题后再全面推广。大家不用担心,有问题随时找技术人员。”
老工人王大海点了点头,但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担忧。他微微皱眉,似乎还在犹豫。他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工作服的口袋,那里放着他多年积累的操作经验笔记。
对他来说,这些经验是他工作的底气,而新装置的出现让他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