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长则有不同意见:“我反对,武汉是重镇,倭寇就算南下留守兵力也绝不会太少,而且攻坚作战必然伤亡巨大,我军无论是只攻下黄冈、黄石等邻近武汉的外围城市或者是连武汉一块儿攻下,倭寇主力一旦回援我军都将无法在那里长期坚守”。

    “到时候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不能占有一城一地,这不符合中央定下的优先壮大自身实力的指示精神”。

    如果说铁军长是帅的话,巅峰最多统兵不过两个师的郭勋祺只能算是个斗将,他打仗虽然厉害,但更多的只是从战术战役层面考虑兵力虚实,而铁军长则考虑得要更长远深层次一些。

    铁军长点点地图上豫南、豫东地区说:“如果我们的主力去这里的话,第一个好处是不用担心武汉的敌人趁虚进攻根据地,没有两头分兵、后路有忧的麻烦”。

    “第二个好处是豫南、豫东地区刚刚遭了灾,老百姓正是没有主心骨的时候,我军现在过去建立基层组织的难度会小很多,拉队伍相对较容易一些”。

    “第三,豫南豫东不是倭寇的核心占领区,只要我军能给予当地倭军以重创,它们在见识到我们的厉害后很可能是会选择撤出而不是跟我们拼命”。

    赵骥也更赞同铁军长的看法,可他仍有疑问:“对我军而言,往豫南、豫东发展还是有两点难题”。

    “首先,这片区域现在粮食缺口不是一般的小,我军在那里恢复行政的话怎么解决粮食问题,总不能跟老百姓们说我们顾不过来吧”。

    “还有就是黄河缺口还没有堵上,无论重庆还是倭寇不会管,要是以后每年都发上一次水,我们怎么办?”

    傅秋涛和杜斌彬两个政工干部闻言无奈地对视一眼,一个叹气一个摊手,显然都没有好的办法。

    打南边是白费力气,打北边又解决不了民生问题,总不能就这么待在根据地里什么都不做吧。

    赵骥犹豫一会儿尝试着说:“不然我们把目标再稍微定大一点,直接把豫北地区一道拿下,这样做可能战役难度会变得更大,但如果能把河南沦陷区的五十余县全部拿下的话,这份收益还是值得搏上一搏的”。

    河南是大省,民国时一共有一百一十一个县,眼下沦陷于敌手的已经占到了半数,而且河南县份的人口也远较大别山周边县城更多,一个县的人口就抵得上现在根据地的好几个县份。

    要真能收复河南沦陷地区的话,整个独立师就将拥有超级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