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发现,朱祁镇登基之后,虽然有很多事情做,但是一般没有越过朝廷体制而独行的,凡是都是通过内阁,通过朝廷去做的。
因为皇帝很清楚一件事情,乃就是以一人治天下是不可能的,皇帝的权威要在内阁六部的加持之下,才能发挥到最大。
虽然朱祁镇与他暗中各种算计,但是对皇帝与文官天然的合作态势,看得最明白不过了。
王振有一下小动作也就罢了。
朱祁镇不会在意,这一点恩情还是有的。
但是而今,首先王振越权了,皇帝可没有让王振查外面的大臣。其次,事情闹大了,定然是百官群情激愤。
定然会影响朝政。
想想就知道,皇帝在这个时候会怎么选?
一边是满朝文官,一边是王振或者加上内官体系。
特别是皇帝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与瓦刺大战,这个时候更是少不了文官体系的支持。
虽然宦官能做很多事情,但是不能做的事情更多。
“不过,这还不能将王振至于死地。”杨溥心中暗道:“我需在其中加上一把火。”杨溥拍案而起,大声说道:“王振一阉奴而已,竟敢如此。我这就入宫。”
周忱说道:“此刻陛下不在京师,是不是先密奏陛下,等陛下回来?”
杨溥一脸忧心忡忡的说道:“诏狱是什么地方?我怕陛下回来,李时勉焉有命在,此事只能去求皇后,不行去求皇太后。”
周忱心中一动忽然有些领悟,皇太后向来不管事的,为什么去求皇太后了。
这就是杨溥的高明之处了。对付太监,最好的办法从来是在宫里。
杨溥进宫的时候,宫门之外已经有了很多大臣了。
可以说,文官大佬们都到了。
他们万万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明眼人都看出来,李时勉的罪名根本就是捏造的。今日如果不阻止这个先例出来。明日王振就能用同样的手段来整他们。
杨溥一到,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说道:“杨大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