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德昌这么一说,杨荣感到一阵阵的好笑。
县城这个样子,若说没有古怪,那才是真奇怪了。
“哪里古怪?还请德昌贤弟明示!”杨荣心内感到好笑,嘴上却没说出来,反倒是做出一副求解的模样看着赵德昌。
在杨荣屋内的桌边坐下,赵德昌抬起头看着站在一旁的杨荣说道:“方才我问了店家,店家告诉我,被捆绑着的那些人,都是城外槐树庄的人,据说是槐树庄的人聚众闹事,意图谋反。”
“意图谋反?”对这件事,杨荣已是有了个大概的想法,假若坐在他面前的不是赵德昌,而是花青等人,他已经把想法给说了出来,不过赵德昌坐在他旁边,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毕竟赵德昌眼下是位王爷,在王爷的面前表现的太聪明,不仅没有好处,反倒还会遭到忌惮。
虽说眼下赵德昌还没有登上大宝,对他来说杨荣还有用,可被利用完了之后,会是怎样的命运,杨荣却是看不真切。
杨荣虽说不太了解历史,但他却还是很清楚,许多朝代在得了天下后,皇帝都会把功臣给除掉。
汉高祖杀韩信、明太祖火烧庆功楼,甚至还有比他们两位更甚的。
那些功臣当初是怎么想的,杨荣是不会去理会,但他绝对不会去做一个被主子忌惮的功臣,他要的只是能够好好的活下去,当然,如果有权有势那便更好。
不被主子忌惮,只有一个办法,有些时候刻意的表现出愚蠢,时刻让主子以为他比自己聪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与赵德昌一同离开辽州的时候,杨荣已经做好了盘算,这件案子让赵德昌去做,若是走上了歧途,他再装出不经意的适时提点一下,既把功劳让给了赵德昌,又不会表现的太招人嫌忌。
“你认为一个村子的老百姓会蠢到造反吗?”赵德昌抬起头,看着杨荣,嘴角撇了撇向他问道:“造反需要兵器,需要粮草,需要大批的军队,一个村子顶多才百多号壮劳力,他们一没兵器二没粮草,如何造反?”
“那你以为呢?”赵德昌的这番话与杨荣心里想的是一模一样,他暗暗的点了点头,又追问了一句。
“没活路了,杀官也是死,受着也是死!”赵德昌眼睛微微眯了眯,咬着牙对杨荣说道::“依我看,此次定是官逼民反!”
“德昌贤弟果真英明!”这些都是杨荣已经想到了的,而且他想到的还远远不止这么一点,但赵德昌既然说出来了,那自然是要不失时机的拍拍马屁,连忙躬身抱拳说道:“方才我也问了小二,却没想到这么多,明日一早是不是去那槐树庄看一看?”
“我也正有此意!”赵德昌点了点头,对杨荣说道:“过会饭菜送上来,吃过以后就好生歇着,明日恐怕会有些疲累!”
“是!”杨荣应了一声,将赵德昌送到了门口。
赵德昌离开后,没过多会小二给众人分别送上了饭食。
西北的饭食,以面饼为主,另外还有着两个佐酒的小菜,杨荣没有要酒,此次来到这里,与过去不同,因为有着赵德昌陪伴,他要时刻让头脑保持清醒,只有这样才会不做错事、不说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