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听到叩门声,杨荣抬起头,看着房门应了一句。
房门被从外面推开,陈芮走进屋内,一进屋,就双手抱着拳,对杨荣说道:“启禀大人,探马回报,耶律休哥于徐河一役战败之后退回南京。李继隆也已兵临涿州城下,南京城内派出大将萧挞凛率军增援涿州,如今兵马已经上路。”
“看来我军是无法在易州驻扎了!”得了萧挞凛率军增援涿州的报告,杨荣微微皱起眉头,对陈芮说道:“你去传我军令,西塞军重骑兵即刻整装,明日一早随我前去截杀萧挞凛,其余各部由鲁毅、王晋率领,在易州城内休整待命!”
“得令!”得了杨荣的命令,陈芮双手抱拳,应了一声退出去了。
在陈芮退出去之后,杨荣走到窗边,伸手推开窗子,拧着眉头望向窗外。
窗外是衙门后院的一片小花园,花园里生着许多葱翠的草木。
从忻州离开之后,一路上杨荣都是在领军征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望着一片宁静花园享受片刻安宁的机会。
望着花园中的草木,杨荣甚至产生了一种情绪,一种战争快些结束,让人们平静生活的情绪。
战场上没有同情,听惯了敌人的惨嚎,杨荣对战场上的杀戮已经麻木了。
可他实在是不想看到每当双方攻城略地,那些被卷进战争中的百姓遭难。
一些辽军将领,在对宋军发起进攻或者被宋军逼的节节败退时,总会驱使一些汉人百姓手持木棒走在最前面,以使宋军弓箭手投鼠忌器不敢放箭。
百姓在战争中,才是真正受苦难最深的人群。
攻破南京,把辽国的势力再往北方压缩,让辽国失去更多的土地,双方实力的平衡才会被打破,辽军才会再没有能力南侵。
风儿轻轻抚摸着窗外的草木,草木摇曳着身姿,发出一阵阵沙沙的轻响。
杨荣悠悠的叹了口气,转过身走回桌边。
他很清楚该如何打破宋辽两国对峙的格局,可他心内虽然清楚该如何打破,却并不意味着他能很容易将这种格局打破。
辽军眼下虽然是节节败退,可辽国的元气并没有大伤,随时还有能力调动一支或数支十万人以上的大军与宋军在边境展开决战。
攻下涿州,以涿州为跳板,拿下南京,是杨荣和李继隆都能看到的一步棋。
既然他们能看的到,辽国萧太后和她身边那群将领也能够看的到,等到辽军退守南京之后,宋辽两国将会在南京城外,展开一场残酷的厮杀。杨荣很担心西塞军会得到主攻南京的任务,而眼下在宋辽边境上连战连捷的,除了李继隆就只有他。
思绪徘徊在不久的将来,房门被人轻轻推了开来杨荣都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