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现在网络如此发达,造就了很多人的目空一切、一叶障目,认为所有人都不如你自己看得明白。
当然了,如果某些人选择故意看不到,那我无话可说。
这年头,上网查点东西,一点都不难。
史学家笔下的仁宣之治,真没有那麽好,反倒催生了文恬武嬉的混乱现象。
查一下朱祁镇、朱瞻基、朱高炽、土木之变、开平卫、大宁卫、东胜卫这几个词条就能发现,朱祁镇发动北伐,其本意,志在重新振兴。
(PS:本文虽说是影视同人,但作者还是查了许多资料的……)
不幸的是,朱祁镇失败了。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安於现状。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人,都想找个舒适环境或是工作安於现状一辈子。
朱祁镇贵为皇帝,如果他不想改变,大明也亡不了。
他可以效仿仁宣二帝那样,成为他人眼中的仁君贤君,任由满朝臣子们粉饰过後的局面继续混乱下去,让後人去接手处理。
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这麽个为人处事的原则,大家心里都清楚。
我想,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也许正是因为他和朱厚照身为皇帝,却秉持锐意进取的改革心,敢於打破现状,因此才赢得了伟人的赞许。
当然了,在这其中,肯定也有他们藉此机会巩固皇权的私心。
现如今,大家都是从土木之变的结果往回看,所以,无论怎麽看,都不顺眼。
就像看待李二那样,许多人都是从後往前看,只见到了他的丰功伟绩,而刻意忽视掉了他的残暴。
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
如果知道事情结局是坏的,人人都不去做都不改变,也许伟大的汉民族,早就消亡於历史长河当中了。
就像扶老人的冤案,瞧瞧人心都变成啥样了,心里没点数吗?
如若家里没点银钱,敢在这种环境下继续做好人好事,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