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簿想了半天,就在周夫人不指望的时候,突然一拍大腿,“有了。”
周夫人看着周主簿,等着下文。
周主簿晃悠着脑袋神秘一笑道:“县官之女,芳龄二八,正是待嫁之时。”
周夫人眼睛一亮忙问,“可是陈县令大人?”随后眉头一皱,“不会吧,没见他家有闺女过来呀?”
“此县令非彼县令。”
“别打哑谜。”
“哈哈,夫人别急,是槐县县官吴老爷的女儿。”
周夫人这回兴趣大增,忙细问情况,毕竟是县官的女儿,
县官啊,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周朝官员。通常情况下,至少是个举人资格才行,一般都是进士外派。
得知了更多情况,周夫人拍手道:“县令之女,嫡出,正和我儿门当户对。”
周主簿看夫人高兴,也在旁边捻着胡子微笑,自己的机灵了一把,还真是及时。
周夫人激动的在地上走了几圈,赶紧把槐县县令之女几个字写在纸上,其他没有打叉的名字底下,毫不犹豫都打了叉。
“别笑了,赶紧安排人去槐县打听一下那姑娘性情如何,品性不错的话,咱们就立马议亲。”
……
只周主簿夫妻俩到底是空欢喜一场,去打听的人回来却道,就在昨日,槐县县令吴老爷与本地一家姓李的结了儿女亲家,女方就是他们口中说的二八年华的县令之女。
周夫人气的呜呜哭,背地里不知锤了多少次周主簿,只怪他不想着儿女婚姻大事,这才错过好姻缘。
锤归锤,却于事无补,夫妻俩再思量不出新人来,却真的有些急了。
以前自己不想找,也不急,现在想找找不到,这便真的急了,就算不看周二一人,家里还有周明玉在后头,马上也得议亲。
遂先叫来周二。
“二郎,你这些年在书院,有没有哪个夫子或同窗家里有适龄女眷,暗示想与你结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