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上海回来。
没力气写了。思绪万千。
放个我几个月前写的玩意儿……🔏⛍辐射4前瞻?不是凑字数,我明天努力补上……好累……🞭好累啊……想⛺死……
现在看来,我几个🁽月前的判断🞖🔌⚱还算是正确……
我是辐射玩家的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写小说爱好的三流🚖写手,🖸🗗在看完😥o4各个系统的预告和分析后,感觉颇为惊慌失措。
怎么说呢。这一作对系统改动非常巨大,在正式玩到手之前都没办法推测这种改革到底是为系🎇统带来新生,还是做成什么《龙腾效应:波士顿破烂王》之类的三不像。怎么说b社也做了4年,我想应该不至于做到砸招牌……👝
首先,我想先说明一点,就是我觉得一部游戏和一本小说一样,需要的是一个全方面一致统一的风格,让玩家/读者能🆉够全身心投入这部作品语境中的氛围。这个“风格”是美术、系统、剧情……几乎所有方面统合后形成的鸡尾酒。制作者要做到的是让各个部分🖾之间不至于互相打架,而是互相衬托与促进。🟄
这一作加入了经营系统。📺☑这就让我有点慌,因为这个经营🏌😩系统比较……“手游”,而且和之前几作的辐射风格,说实话不太统一。
业界的手游崛起可能是这几年无法绕过的一个话题。🚖手游到底是业界毒瘤还是业界救星,这个可能谁也不好说。然而手游这个游戏形式表现出的强大吸金能力,优质的投入与回报比。令得所有游戏制作者都无法不关注这个游戏形式,这说到底是市场的选择。《辐射避难所》这款说实话制作得并不太用心(耐玩性和优化都不上佳)的经营类手游也是b社的一个尝试。而避难所作为一个小品级的手游,非常迅速地赚到了钱。
而o4的🜛游戏本体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经营模式与近似的建造模式。无疑是在原本的冒险、探索式架构上又增添了一大块新的内容。而我们之前玩合金人贩5的时候,小岛也在幻痛中加入了近似手游的模式,建造基地设备、研究开发新装备、让武装小队出任务……都需要等待时间。这一点和避难所都是典型的……手游特征。(抱歉,没有研究过游戏市场,所以这里使用的是自己随口编的词。)
我不确定o4在建造过程中会不会加入这种等待时间的🁀设计,毫无疑问,o4和幻痛有一个基础上的巨大差异,那就是o4是纯单机游戏,而幻痛有在线模式,而单机游戏的等待时间,我个人觉得是很多余的一个设计。然而,假如,万一,o4真的加入了这种设计来强化经营方面内容的存在感,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不可避免,那就是“延长游戏时间”。
很多人玩辐射系列都有自己的习惯,我的习惯是开不同的号,走不同的流派,一次次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方式去度过作为独行者、邮差、畜牲王的冒险……从辐射1开始,“角色扮🞋💧演”就是刻在辐射系列💿🗤骨子里的核心,而角色扮演的超高自由度,则是辐射能够从数量巨大的rpg游戏中脱颖而出的最大原因。我们是真正地活在这个荒芜而狂野的世界上,大量的细节和幽默感制作出了一🍽🍡整个战后世界的真实感。
波🅇🄛♻士顿的可探索要素到底有多少,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然而如果要体验各种各样不同选择下的冒险,那么加入等待时间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呃,不太理智的选择。
可以想象一下,打完女除了第二次胡佛大坝之战后所有可进行的任务,探索完每一个地点。所有特殊装备收集齐全后的一个存档。我的邮差最后回到了他旅程的起点,他站在清泉镇米歇尔医生的🃠家门口。在夜晚中仰望着天上的繁星,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什么事也没得做了。于是我的邮差坐在一把椅子上,退出了游戏。
在完成所有的内容后,经营内容就显得非常冗余,事实上这是每一个游戏的使用寿命完结后的必然。而解决之道是什么呢?像是无主之地、暗黑破坏神那样的刷刷刷?可以预见,这一次游戏系统的改革可能确实会带来这种改变,最极端的一种可能,数值浮动系统,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奔波,在地城地图中一次次刷高数值极品改装部件。不停把角色的经验值提升到所有属性和perk全满的理论极限或许这样的o4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然而一个它作为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的体验就会显得黯然失色,我相信b社团队不会做出这样丢西瓜捡芝麻的事。
我们换一个视角看。
如果这一🜛代的o4确实有着超过400小时以上的丰富游戏体验,😥那么它的主题是什么?
从目前的故事来说,我大📺☑概列了几个元素,可能作为主线的重心。
第一元素:家庭。
这一代的独存者是辐射历代主角中从无前例的“长者”,在游戏的开始就有一个家庭。然而b社又表示,我们可以与人形队友谈恋爱。简单的推理⛴就可得出,我们的另一半已经无法在之后的剧情中出现了。然而寻妻、寻子可能依然是主线的重要组成。至于故事的细节就交给编剧。